近日,某贵金属加工企业曝出一起令人瞠目的内部盗窃案——一名普通车间工人利用长达半年的时间,以”蚂蚁搬家”的方式累计盗取1.3吨铂金废料,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工业企业在贵金属管理上的重大漏洞,更展现出”日积月累”式犯罪的隐蔽性与破坏力。
调查显示,这名45岁的技术工人王某利用其熟悉车间监控盲区的优势,每日下班时在工装裤暗袋中夹带50-100克金属碎屑。为掩盖盗窃行为,他特意将盗取量控制在X光机检测阈值之下,并定期更换夹带部位。更令人震惊的是,王某通过自学贵金属提纯技术,在郊区租房设立简易作坊,将盗取的废料提纯后通过地下渠道销赃。
该案折射出三重系统性失效:首先,企业虽然配备门禁系统和金属探测器,但对废料收集环节的称重记录流于形式;其次,贵金属生产企业的”重技术轻管理”思维,使基层员工能够轻易规避电子监管;最重要的是,行业普遍存在的”信任文化”,让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据悉,该企业每月盘亏都归因于”工艺损耗”,直至第三方审计才发现异常。
这起案件为制造业敲响警钟。在贵金属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建立”人防+技防+制度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专家建议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废料全流程溯源,同时将贵金属管理纳入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评估。当个别员工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犯罪工具时,传统的信任管理模式已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内控挑战。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