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冷知识:古人放假比我们还多?

清明假期冷知识:古人放假比我们还多?

清明节3天小长假即将到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代的“清明黄金周”可比现代人幸福多了。从唐朝的7天长假,到宋朝的“寒食+清明”超长假期,古人放假的方式,绝对让你羡慕!

唐代:放假7天,全民踏青

在唐朝,清明节是重要节日,官员可享7天假期。《唐会要》记载,玄宗时期甚至将寒食、清明连休,形成“小长假”。长安百姓会集体出游,踏青、荡秋千、踢蹴鞠,热闹非凡。

宋代:最长放假一个月?

宋朝的假期更夸张。由于寒食节(清明前1-2天)禁火,朝廷干脆将寒食、清明合并放假,部分地区官员甚至能休一个月!《东京梦华录》描述,汴京百姓会携带酒食扫墓,然后野餐、斗茶、赏花,堪称古代版“露营热”。

明清时期:假期缩水,但习俗延续

到了明清,官方假期大幅减少,但民间扫墓、踏青的习俗依然盛行。江南地区还有“清明不吃青,走路打蹿蹿”的谚语,指清明要吃青团,否则会腿软无力。

现代清明:3天假期的前世今生

2008年起,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假日。尽管假期比古人短,但扫墓、踏青的传统仍在延续。有趣的是,近年来“云祭扫”“代客扫墓”等新形式兴起,让这一古老节日有了现代色彩。

“其实古人比我们会享受生活。”历史学者点评道,“现代人总说没时间,但千年前的唐宋人,早就懂得劳逸结合。”这个清明,不妨学学古人,真正放松一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