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这是在作死

他们不仅成功地把火车票、机票这种菜籽型业务榨出了油,还找到了最大化出油的盈利模式,在携程四大板块中“交通票务”的营收长期居于首位,稳如老狗。

2023年前三季,该板块营收144亿元。

我们无法找到最新的数据。根据《财经》报道,2016年这种对客关怀为携程贡献15%的总营收,40%的净利润。

狼性多了,人性就少了,增长意味着要向更多的人动刀子。携程因此也就成了国内最公平的旅游平台。

无论你是消费者,还是供应商;无论你是明星大V,还是平头百姓;无论你是程里人,还是程外人。就没它不敢薅的。孙悟空来了,也得拔了毛才准走。

薅完14亿人也没事,人口学家在呼唤:

多生一点,多生一点。

有投资人问,携程有没有机会再造?能不能改变盈利模式?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

这是要改变饮食结构啊。太难了!

狗改不了吃屎?改得了的。吃狗粮不就行了?但改吃狗粮,就成了宠物,价值需要重估。你承受得起?

2017年,携程仅仅是将“普通预订”默认搭配车酒券的做法,改成看5秒广告便不再默认搭配,即让“交通票务”板块营收损失一度高达70%。

路径依赖,很难让“交通票务”板块收住小动作,这也是携程和消费者、和航司冲突最激烈的地方。

因为涉及公共利益,政府也会时不时地出手监管,“交通票务”也就成了携程风险最就不可控的板块。

2016年,携程收购美团酒旅失败。

2018年,美团国内酒店预订间夜超过携程。2019年,美团国内酒店间夜超过了携程系总和。

作为携程第二大板块,“住宿预订”除了遭到美团的强攻外,还有来自连锁酒店的伏击。

华住创始人季琦说,“不会被OTA卡住流量的咽喉”。

手牵手未必心连心。华住和携程,爱得都没那么深。其它酒店就更不用说了。

前几年,国内单体酒店死了很多。

仅2021年,就比2019年减少了32%。

连锁酒店则增长了10%。

连锁化率从26%,提高到如今的39%。

连锁化率的提高,削弱了酒店对平台的依赖。如今,华住85%的客房是从自家渠道卖出的。

2024年1月1日,继洲际、凯悦、希尔顿之后,万豪大中华区也不再给第三方预定的白金卡及以上会员,提供免费酒廊、双早、升级等VIP待遇。

高星酒店和OTA在发展方向上已经走到分叉路口。以高新酒店众多为荣的携程,会不会受到更多冲击?

“住宿预订”、“交通票务”两大块板营收约携程的80%,现在又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稍微有点经验的携程供应商,看到这种情况,都会觉得不妙。

他们担心自己被携程打来吃了。

这种不妙已成事实,携程的汲取早就升级了。佣金从按年调,到随时调;乱罚、乱扣有增无减;跟团游账期被延长到45天,缺钱就拿未结账款作抵押向携程贷款吧,利率7%-18%,很优惠的。

现在就连财务部,也冲上了前线。

2023年,携程修改了结算后台,这次升级最具匠心的设计是“调整金额”栏。

尽管该栏被放在了结算板块的首页,但在90%以上的时间,它处于隐身状态。

即便携程对供应商有扣罚,该栏也会装着没看见,不显示。

若供应商发现携程乱扣乱罚,他们会花大把时间和你讲道理,很多时候四五个月后才把钱退给你。

退钱的时候“调整金额”栏终于派上用场,从隐藏变为外露,显示给你加了多少钱,为什么加。

扣罚时悄无声息,闷声发财;

补款时大鸣大放,以显天恩。

这该死的细节控,处处体现工匠精神。

财务很努力,但高度还是不够,携程必须找到二增长曲线,才能高枕无忧。

谁敢横刀立马?

作为携程第三大板块,“旅游度假”能否担此重任?

14年前,范敏做携程CEO时,就曾想过把这块业务做大做强,甚至计划拆出来单独上市。

但这个板块始终很拉垮,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据携程财报,从2013年到2019年,“旅游度假”虽然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营收占比却从16%下滑到12%,最低时仅为11%。

该板块环节太多,难做是业界共识。

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车队、导服、酒店、门票等密切联系起来,组成分工精细的合作网络,这个网络建立在社会关系、信用、信任、以及对利润的合理分配和无限追求上面。

想要做好,核心在于监督和分利。

简单地说,就是你得练葵花宝典,通过控制人欲,调动各个生态位的积极性。

这个领域不仅携程没做好,几乎所有平台都没有做好。

都是强势的主,你告诉人家“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会不会太反人性了?

这个领域虾蟹多龙王少,原因在此。

叔虽然是叔,却还是太嫩了。携程用数据打脸来了。2023年前三季,携程“旅游度假”的收入增速居四大板块之首。

该板块下,诸多业务线皆在狂奔。私家团销售额约是2019年的4倍;国内门票活动单量是2019年的3倍多;定制游的需求达到历史峰值。

国内旅行社依旧颓废。2023年上半年平均组团人数比2019年下降44.1%,天数比2019年下降了53.43%。

春江水暖鸭先知,同行们都成鸡了。

这个冬季,很多景区比较萧瑟,携程却似乎没有淡季,很多线路冬季的月销量,甚至超过2019年最旺月份。

尤其是国庆过后的两个月,国内机票都跌成屎了,携程还能雕出花来。

风景这边独好。

怪不得孙女士会如此自信,表示能在短期内,既提高利润,又扩大市场。

这种自信,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又自下而上,不断反馈。最终在携程内部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人这一辈子,始终都是在处理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抱负之间的矛盾。对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必有一败。因为我们的抱负总是跑在能力之前。组织会将KPI提到不能完成的额度,只要你能完成,就会不断被加码,直到最终无法完成为止。

那么,程里人有被拉到极限吗?

供应商中一直有个关于“程里人与核心供应商”的传说。程里人背负着巨大的盈利压力,核心供应商有销售保底任务。既然做电商刷单不可避免,既然都有增长压力,那不如彼此结成联盟,你帮他和自己完成任务,他来搞定差评。

传说最大的魅力不是吃瓜,而是很多时候它就是现实。

2021年,或许是KPI压力太大了,“门票活动”业务线,有位杨姓BD擅自扩大共荣范围,将刷单需求发到供应商大群。

尽管她是在群里说的,但携程调查多日后表示,绝无此事。只是没过多久,她便离职了。

存疑的地方依然很多。

2023年,我们对携程“门票活动”西南某地日游,监测了八个多月。发现很多线路零差评,即便点评超过两万的,也依然如此。

尽管在监测期内,这些线路也曾多次出现差评,但没过多久就消失了,就连匿名差评也如此。

能把匿评人找到,并清理掉差评,没有程里人的帮助根本不可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携程“门票活动”CEO季毅华说,他们为携程“旅游度假”贡献了极高的转化率。

高峰期,每10次访问,成交3单;

用户每次点击,为携程贡献10元。

这哪是做旅游,简直就是在开印钞厂。

难怪携程CFO王肖璠说,股价被低估了。

作为大股东,百度却在携程股价被低估时,不断减持,最近三个月至少套现1.5亿美元。李彦宏够帅,但眼光不行啊。

失序

我们无意仅仅指责携程道德失范。毕竟,画个圈圈诅咒你,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也不在意携程,能否摆脱路径依赖,那是资本市场该关心的问题。

根源的根源,务实叔还是想谈谈在恶劣的环境下,中小微旅行社的生存问题。

最近几年,我听到太多悲催的故事。

有刷携程把自己刷成单生狗的,也有做旅游电商做成抑郁症的,还有相信同袍计划而破产夫妻双双去打螺丝的。

这里面既有大环境变迁导致的进退失据,也有个人选择上的盲目自信,还有携程抢、偷、骗力度大大加强的原因。

前段时间和朋友闲聊,他们在携程的营收也曾接近千万,但除去扣与罚,年终盘点,赚了不到5000元。

净利率不到0.1%。

作为携程的供应商,务实叔认为,高佣金算不上什么,想多拿点很正常,人性本来如此。何况美团的佣金也不低。

高佣金这种掠夺虽然惨烈,却也不见得有多无耻,毕竟产业链犹如食物链,愿赌服输而已。

图片[1]_携程这是在作死_现代网新闻频道

那么,为什么我们如此厌恶携程?

一是缺乏契约精神;

二是经常违法操作;

三是吃相过于难看。

零售合同尚未到期,就限制供应商后台的功能,逼他们转代理。这算不算违法?算不算没有契约精神?又算不算吃相难看?

扣罚完供应商之后,还让供应商倒给携程开发票。这算不算违法?算不算没有契约精神?又算不算吃相难看?

这样也就罢了,还经常有程里人说:

还想不想做携程了?

携程拿刀架你脖子上了?

这么委屈,为什么不去起诉?

起诉这个事,确实很难做。虽然正义无价,但实现正义却是要付出代价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成本。不起诉,是因为起诉的成本大于收益。有什么好得瑟的?

假如真到起诉那一天,也是要尽可能多地联合同行,发起群体性诉讼,目的是泄愤,图的是社会效益。

确实,很多供应商不会轻易离开。

人性第一原则:追求更好;

人性第二原则:适应环境。

当市场没有更好的选择时,人们可以容忍它。当市场出现更好选择后,才有可能果断地抛弃它。

携程牛的地方在于,每当市场上出现更好的选择,便启动收购。艺龙被收、同程被收、去哪儿收,等等陆续被收购。

这么多年了,就连消费者也是边骂边用。衣食父母如此,供应商就更别说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都有下不了的船,踏不出的舢板,以及看不到尽头的未来。

看到美团攻城略地,携程还在打五连鞭,梁老板随即喊出的那句:企业要专业化,不要搞不设边界的竞争。不也是既无力又无奈么?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折磨。这样的相互折磨,也值得得瑟?

作为消费者,无论你怎么注意,都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买了它的增值服务;作为供应商,无论你赚多少钱,都免不了要被打秋风。

无论是谁,都会生气,都会愤怒。打又打不过,忍又忍不了,所以网上才有那么多急火攻心的评论。

抛弃价值观不谈,也许当初不这样野蛮生长,携程便也做不成这么大的事。

但反过来看,无论人还是企业,总得进化吧?总不能老是穿个芭蕉叶,拿把标枪就出来猎人了吧?真的就是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你总得伪饰吧?

说几句公道话,携程还是有进步的。

这几年“跟团游”进步就很大。他们给供应商制定了指数考核,指数的核心是转化率,转化率不达标直接对供应商进行闭店处理。

他们给出的理由非常完美:携程的流量也不是白来的啊,你的转化率低了,浪费了携程的流量,不打不行啊。

那么,转化率多少才叫高呢?

这就是学问了。

现在“跟团游”BD一说转化低了。供应商就屁颠屁颠地刷单去了,乖乖地上交了利润,但人家也没有让你去干这事啊。

什么是高手?这就是高手。

2024年,携程“跟团游”计划,营收再增50%。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旅游这个行业,野路子太多了,你不尊重市场,供应商也就鸡鸣狗盗了。最后整个产业链,就都被搞得鸡飞狗跳了。

供应商常用的野路子有以下三种:

一是制造麻烦获利。

作为服务提供方,他们本该为游客尽量避坑,但钱都被老大哥抢了,怎么办?就只能薅游客羊毛了。

有景区可坐电梯进谷底,但坐电梯下去供应商就亏了。他们让客人绕路去自费购买观景台票,以便拿返点,但客人也就只能走路到谷底。

多走30分钟,错过几处经典景点。世界很大,假期却很少,游客的时间就这样被糟蹋了。

二是增加购物环节。

携程上的旅游团购物吗?携程旅游事业群CEO江浩说,“我们发现,有部分游客确实有购物的需求,所以我们也会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

务实叔相信,他说此话时绝对是深思熟虑了的。强调了“需求”和“服务”,又预留了“部分”这个可进可退的词。

作为一家声名显赫的在线旅游公司,携程不就是以善于发现用户需求、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著称么?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既然购票的时候,可以发现用户的贷款需求;报团的时候,就不能发现用户的购物需求了?

既然老大哥都这样说了,供应商敢不保持一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要上啊。

总之,一句话,发现需求,服务到底。

三是使用违规车辆。

2023年岁末,有做携程的朋友悄悄对叔说,他刚办完离婚。离婚是为了家庭。

他说携程汲取太狠了,使用正车必亏无疑,现在,他们几乎全用非营运车辆。

尽管成本降低了,但风险提高了,若出安全事故,旅行社责任险也不赔。他在携程赚的钱只够糊口,根本就赔不起。

担心出安全事故掏空家庭,就干脆离了婚,把财产全转给妻儿。若出问题,他们也能活,自己大“不了去踩缝纫机”。

什么时候做旅游变成这样了?做成了生离死别?做成了刀尖上行走?做成了玩命的生意?做成了需要抱着必死之心?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供应商可怜,消费者危险,整个链条都乱了。传说中的商务人士、高净值人群,他们购买线路,旅行放松,很可能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没有。

这个事情,携程清不清楚?

现在携程已搞成习惯,他们对供应商罚款又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时,就直接出杀手锏,让供应商出示车辆道路运输许可证,经常得逞。那你说他们清不清楚?

既然如此,那还做不做携程?

若携程对你有用,还是建议做,不仅要做,甚至建议多搞马甲去做。叔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不打诳语。

什么叫有用?

赚钱算,不赚钱,甚至亏钱也可能算。

务实叔有个朋友,他把自己的公司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做携程,线路皆是流量款,不赚钱,但能稳定导游和车队。

另一部分通过小红书等其他渠道,做高端线路,虽然单量时高时低,但携程的流量款稳住了导游和车队,高端线路的服务质量,也始终是有保障的。

务实叔为什么建议多搞几个马甲?

一是隐藏自己。

供应商做大了,携程很可能会有特别照顾。你分散到几家,就不那么瞩目了。

深挖墙,广积粮,悄悄成长,别让它注意到就行了。聚光灯下没有好事,乌龟有肉你不藏在壳里,拿出来炫什么?

二是保护自己。

像叔这种老是写一堆大实话,即便大家看了心里暗爽,也不敢发朋友圈。你都把人家脱光了,老大哥不恨你?

若你又在做携程,还不玩死你?旺季给你降权,结算费用给你错算,罚你款还让你给它开发票,那你会不会郁闷死?

所以,多搞几个马甲,也就少点郁闷。

三是互助共赢。

搞马甲这个事情,源于酒店。当初携程和美团逼他们二选一。最后无奈的人民群众,搞出一个酒店两个公司,分别和携程、美团签独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现在的旅游度假,不也有价格要求?

无论你做不做携程,叔还是建议你保留底线。做旅游,还不至于让你去拼命。

他们没底线,什么都有了;

你要是没底线,很可能什么都没了。

2023年秋,务实叔在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游走了两个多月,报了很多公司的线路,拜访了不少同行,听到太多的悲喜故事,也修正了很多对行业的看法。

碎片化旅行产品必将是未来的方向,但线路的设计和执行,并没有因此变得简单,反而是更难了。很难做好线路创新和服务细节,你若能做好,就是机会。

同时,携程和美团的战场越拉越近,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入局,也给了不少机会。这些叔会另辟稿子来写。

若你还做携程,请帮叔一个小忙。目前有位法学老师,正带着他的学生,帮叔整理携程的规则、乱罚、乱扣、乱收发票的案例,我们想做一份手册,供大家运营携程时使用。这里需要大量的案例,你若愿讲,请和文末小五哥联系。

无论如何,都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携程的改变上。盈利模式很难改变,路径依赖也不易摆脱。

2017年冬,在“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发生后,携程内部开了个“重塑文化、找回初心”的中高层会议。

在这个会上,有员工直指核心地问梁老板:“携程是不是对短期利润过分看重,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和长期价值?”

梁老板说,没有时间过问价值观的事。

转眼七年了,携程重塑了文化?找回了初心?不再抢偷骗了?过了这么多年:

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

本文来自:太务实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