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成为院士的“之前”与“以后”
新浪新闻2023.11.2719:02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颜宁很难被定义。
最近一次公开露面,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前已然加上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45岁,是新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之一,但颜宁还是那个颜宁,她说“帽子不能改变你是谁,不会因为有了帽子就更优秀”。
00:51
(颜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天,在女科学家论坛这样说)
颜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天,在女科学家论坛这样说
对颜宁而言,人生是否过得充实、值得,不依赖外界评价,而靠内省。这种自我价值的锚定标准,在她的归去来兮中能看出端倪。
科学家颜宁
能爬珠穆朗玛,干嘛还要爬那些小山?这是科学家颜宁的看法。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在他人眼里,颜宁起点高、潜力大,早已是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然而,从时间的后视镜看,这个阶段的颜宁,只是刚刚起步。
37岁时,颜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
一年后,颜宁团队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不仅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
今年出版的《与女科学家面对面:成为你自己》中收录了不少颜宁的轶事。原来,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成果发表前,颜宁曾经历了一次“双重绝望”——
2011年7月,颜宁本来要到日本接收晶体数据,那是解析出晶体结构前的最后一步。结果就在出发当天,《自然》在线发布了一篇同题文章。颜宁被抢先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到了日本,对方告知晶体出了问题,颜宁团队过去3个多月的心血化为泡影。不过,有备而来的颜宁随身还带了备用的晶体,她就地开始重制,结果得到一个质量非常好的结果,并迅速解出了结构。这些新结果在10个月之后发表于《自然》。
在清华任教十年,颜宁的科研成果两次入选《科学》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进展,她本人也因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入选《自然》杂志评出的“中国科学之星”。
在颜宁看来,做科研跟艺术创作一样,是很美妙、很激动人心的事。
看到蛋白质分子的精巧结构和复杂功能,她一方面感叹大自然的聪明,同时也陶醉于一个事实——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揭示出这些大自然奥秘的人。
公众人物颜宁
自成名后,颜宁一直没有离开公众目光。
破译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立体结构后,颜宁的这一成果受到广泛关注,有媒体以“人类有望‘饿死’癌细胞”为标题写了报道。
饿死癌细胞,本是颜宁对艰深科研成果的一种通俗形容。为了避免公众误解,她还对媒体采写后的稿件进行了细致订正。
没想到,报道刊发后依然掀起一场风波,部分媒体“掐头去尾”的表达,导致一些癌症患者病急乱投医,到处打探这个成果何时能用在临床。
颜宁感到惶恐不安,并为此“郑重道歉”,由此开始了持续多年的“辟谣”。她也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开始在科普自媒体担任主编,后来也创立了科普公众号。
2014年6月,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图为颜宁(左)指导研究组成员邓东做实验。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颜宁身上的另一场著名“论战”,瞄准的则是学术打假。
2016年5月2日,《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刊登了一篇名为《DNA引导的NgAgo蛋白可用作基因编辑工具》的文章,作者为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团队。随后,这篇文章被一些国内媒体称为“诺奖级”发现。
论文发表后不到20天,颜宁在微博上首先提出韩春雨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在问题。随后,越来越多科学家发声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一年后,《自然·生物技术》撤回了韩春雨团队的论文。
2017年离开清华,接受普林斯顿教职,有声音认为她因“拿不到项目”而“负气出走”。同年她在院士增选中落选,却在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有人以她为“刀”质疑国内科研环境。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颜宁坦言离开清华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十年间,她在清华获得了极好的支持。“但同时,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颜宁说,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她的母校,能够在这两所让她骄傲的母校任教是她长期以来的理想。她曾表示,“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和熟悉,为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尽我所能,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离国科研的颜宁,一言一行不再被舆论场紧盯,终于能稍松一口气。在普林斯顿享受“不受瞩目的生活”的同时,她也不忘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继续做科普、呼吁对女性科学家增加关注。
院士颜宁
“达·芬奇留下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乔布斯留下了苹果……你将会留下什么?”
这是2016年颜宁在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毕业生典礼上提出的问题。
她也曾在《开讲啦》节目中说过:“区别个体之间的不同,是你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这似乎与前段时间的“颜宁之问”能呼应上。
今年的一次推免面试中,颜宁又问了考生们一个问题:“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可惜,没有一位能给出让她眼前一亮的答案。
须臾一生,解决什么、留下什么,是颜宁长期思考的“终极问题”。
在普林斯顿的第一年,刚踏进实验室,颜宁发现自己竟已成为人类知识的创造者、科学史的缔造者。她从此明确志向:发现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搞好科研,带出人才,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这是“新晋院士”颜宁肩上的新责任。
首次回国后,曾有同事直言“颜宁你太自私了,你现在已经不再是新人,应该对院里的事务多管管”,但她的反应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能不能再给我十年”。
如今,她从普林斯顿第二次转身回国,短短一年间似乎已完成从科学家到掌门人的身份转变。她要留下的,除了知识,还有下一代的科学家。
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提到自己的新梦想。她说:在实验室育人、看到一代代的年轻人在接受我的科研指导之后去拓展自己的一片天空,做出更多成果、培养下下代科学家,那种传承的成就感甚至已经超越了我自己做出科研突破的快乐。
在她的推动下,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在一年之内迅速去掉“筹”字,正式成立。
11月23日,在深圳举行的女科学家论坛交流环节上,颜宁再次剖白:“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想我们追求的都是在科学史上我留下了什么,为这个社会我做了什么。从这个初心出发,你就会想一直要aim high(追求高目标)。”
这一年来,她谈医学科学发展,谈深圳是“梦想之都”,谈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但几乎已不谈自己。
45岁的颜宁,人生新目标拨云见日,但本人仍娴熟地藏身于生物大分子的精巧结构之中,拒绝被定义。
【撰文】话题研究员 钟哲 李珩丹 吴雅楠
【统筹】曹斯 胡良光 卞德龙 尤立川
暂无评论内容